案例:
我是一名保安員,有一件事想向您咨詢。我們老家隔壁鄰居的孩子,因為盜竊于去年春天被逮捕。同年夏天,被縣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因同案的一名被告人不服,案件上訴到中級人民法院。在終審判決中,其予的刑期由一年減為十個月。但在收到終審判決書的時候,其子已被關押了11個半月:也就是多關了45天。老家鄰居委托我來咨詢一下,看其子能否對多關的45天提出國家賠償。
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賠償法》第十五條規(guī)定:“行使偵查、檢察、審判、監(jiān)獄管理職權(quán)的枧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quán)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quán)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shù)臋?quán)利:(一)對沒有犯罪事實或者沒有事實證明有犯罪熏火嫌疑的人錯誤拘留的:(二)對沒有犯罪事實的人錯誤逮捕的;(三)依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jīng)執(zhí)行的;(四)刑訊逼供或者以毆打等暴力行為或者唆使他人以毆打等暴力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五)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根據(jù)這條規(guī)定并結(jié)合賠償法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看,我國對侵犯人身自由權(quán)的賠償,實行的是無罪羈押賠償。即只賠償無罪被羈押的公民,而不賠償有罪被羈押的公民。無論是對輕罪重判且刑罰已執(zhí)行的人,還是對免予起訴予以釋放但已超過法定羈押期限的人,或者是因構(gòu)成犯罪被拘留、判刑但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人,國家都不予賠償。由此可見,必要被告人被認定有罪,即便存在輕罪重判、越期羈押的情況,其仍不能獲得國家賠償。從來信反映的情況分析,你老家鄰居的兒子屬于有罪被超期羈押這一情形,依照目前的賠償法是不能獲得國家賠償?shù)?。當然,如果超期羈押系故意所致的,可以依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